近期,安徽、江西、云南等地市場監管部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續發力,推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落實落細。
一、安徽:“五舉措 十做到”有序有力推進行動
安徽省淮北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穩價保質巡查檢查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推出五項舉措,筑牢織密全省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監管防線。截至目前,安徽在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領域已立案284件,結案83件,罰沒129.7萬元。一是壓實壓緊各方責任,做到責任明確、落實有力。堅持屬地、條線、包保責任一體落實,確保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問題有人管。建立工作月推進機制,對各市局工作定期調度、動態評價、視情通報。二是線上線下同步監管,做到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強化監督檢查,質量監管條線開展非醫用口罩監督抽查237批次;價格監管條線持續對連花清瘟等9種涉疫物資每周開展應急價格監測,檢查相關經營單位29958家,立案149件,督促現場整改問題502個;網監條線累計開展涉疫藥械網絡監測210次,發現涉嫌違法線索14條,立案6件;廣告監管條線共監測相關廣告51096條次,依法處置涉嫌違法廣告線索220條次。三是增強查辦大案意識,做到有案必辦、嚴格執法。以生產銷售“三無”產品、冒用認證標志以及假冒偽劣為監管重點,查辦假冒偽劣口罩案件11件,現場查扣問題口罩131.8萬只,依法依規移交公安機關案件4件,涉案總額超千萬元。四是發揮督查督導作用,做到包保到位、整改到位。每2個處室組成1個包保督導組,由省局領導帶隊,分別深入16個市按月開展包保督導,找出短板,督促整改。五是注重全方位立體宣傳,做到典型突出、氛圍濃厚。建立“九個一”宣傳工作機制,突出傳統載體與新媒體相融合,專項整治與專題宣傳結合。開辟“穩價保質安徽在行動”專欄,發布工作信息等20余篇、典型案例3批共15件。
二、江西:“六高”舉措全力推進專項行動
新余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部署推進會,對四個縣區局和執法稽查局下達專項行動工作責任狀
一是高位推動。2022年12月29日,江西省委書記尹弘專題調研新冠防治藥品生產流通銷售工作。1月17日,省長葉建春主持召開專門會議,要求積極做好涉疫物資等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二是高度重視。省局黨組書記、局長謝來發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設立工作專班,印發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將專項行動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實抓細。三是高頻推進。1月20日,謝來發在南昌巡查調研時強調,要深入推進穩價保質專項行動,確保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平穩、質量安全。春節假期剛過,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正新立即主持召開推進會,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并適時開展督導檢查,認真研究穩價保質工作長效機制。1月31日,省局赴南昌市就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和執法成效開展階段性督導。四是高質整改。2022年,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藥監部門針對南昌進賢無證生產醫用防護服、質量不達標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為跟蹤整治成效,2月1日,省市場監管局和省藥監局組成聯合工作組赴南昌進賢開展專項“回頭看”,詳細了解有關整改情況。五是高效監測。持續開展定向監測,監測主流電商平臺內的江西省網店227667家,以及本地電商平臺、ICP備案為江西的網站57993家。監測網店涉疫藥品375條、醫療用品4148條。六是高壓震懾。組織指導各地查處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5482人次,巡查檢查相關單位21921家,立案79件,已處罰案件36件,罰沒金額共計335.69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件。
三、云南:運用“行政執法+窗口指導”推進行動開展
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帶隊深入企業調研,引導企業加強價格自律
一是前移監管關口。啟動涉疫物資價格承諾臨時備案,要求生產和流通企業將連花清瘟、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水(膠囊)、抗原試劑、指脈氧儀、家用制氧機等購銷價格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在市場供求失衡的早期階段有效抑制經營者隨意定價、無序漲價的沖動。二是明確監管規則。研究制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標準,明確上游供貨價格上漲金額可順加計入終端零售價格的監管意見。指導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違法案件42件,既對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也為藥品流通企業疏導成本壓力,鼓勵企業積極組織貨源,更好保障市場供應。三是積極開展行政指導。召開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提醒告誡會、網絡交易平臺和醫藥企業穩價保質行政提醒會,及時將監管目的和要求傳達給經營者。四是引導企業自律承諾。省局分管領導帶隊對省藥品流通協會和部分企業開展調研,指導省藥品流通協會組織省內40家藥品零售企業、萬家門店共同簽署聯合承諾書,向社會承諾依法合規經營,公平有序競爭,自覺維護新冠治療藥品器械市場價格秩序,積極落實藥品、器械零售企業質量管理主體責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2/t20230221_353375.html
近期,安徽、江西、云南等地市場監管部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續發力,推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落實落細。
一、安徽:“五舉措 十做到”有序有力推進行動
安徽省淮北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穩價保質巡查檢查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推出五項舉措,筑牢織密全省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監管防線。截至目前,安徽在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領域已立案284件,結案83件,罰沒129.7萬元。一是壓實壓緊各方責任,做到責任明確、落實有力。堅持屬地、條線、包保責任一體落實,確保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問題有人管。建立工作月推進機制,對各市局工作定期調度、動態評價、視情通報。二是線上線下同步監管,做到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強化監督檢查,質量監管條線開展非醫用口罩監督抽查237批次;價格監管條線持續對連花清瘟等9種涉疫物資每周開展應急價格監測,檢查相關經營單位29958家,立案149件,督促現場整改問題502個;網監條線累計開展涉疫藥械網絡監測210次,發現涉嫌違法線索14條,立案6件;廣告監管條線共監測相關廣告51096條次,依法處置涉嫌違法廣告線索220條次。三是增強查辦大案意識,做到有案必辦、嚴格執法。以生產銷售“三無”產品、冒用認證標志以及假冒偽劣為監管重點,查辦假冒偽劣口罩案件11件,現場查扣問題口罩131.8萬只,依法依規移交公安機關案件4件,涉案總額超千萬元。四是發揮督查督導作用,做到包保到位、整改到位。每2個處室組成1個包保督導組,由省局領導帶隊,分別深入16個市按月開展包保督導,找出短板,督促整改。五是注重全方位立體宣傳,做到典型突出、氛圍濃厚。建立“九個一”宣傳工作機制,突出傳統載體與新媒體相融合,專項整治與專題宣傳結合。開辟“穩價保質安徽在行動”專欄,發布工作信息等20余篇、典型案例3批共15件。
二、江西:“六高”舉措全力推進專項行動
新余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部署推進會,對四個縣區局和執法稽查局下達專項行動工作責任狀
一是高位推動。2022年12月29日,江西省委書記尹弘專題調研新冠防治藥品生產流通銷售工作。1月17日,省長葉建春主持召開專門會議,要求積極做好涉疫物資等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二是高度重視。省局黨組書記、局長謝來發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設立工作專班,印發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將專項行動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實抓細。三是高頻推進。1月20日,謝來發在南昌巡查調研時強調,要深入推進穩價保質專項行動,確保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平穩、質量安全。春節假期剛過,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正新立即主持召開推進會,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并適時開展督導檢查,認真研究穩價保質工作長效機制。1月31日,省局赴南昌市就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和執法成效開展階段性督導。四是高質整改。2022年,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藥監部門針對南昌進賢無證生產醫用防護服、質量不達標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為跟蹤整治成效,2月1日,省市場監管局和省藥監局組成聯合工作組赴南昌進賢開展專項“回頭看”,詳細了解有關整改情況。五是高效監測。持續開展定向監測,監測主流電商平臺內的江西省網店227667家,以及本地電商平臺、ICP備案為江西的網站57993家。監測網店涉疫藥品375條、醫療用品4148條。六是高壓震懾。組織指導各地查處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5482人次,巡查檢查相關單位21921家,立案79件,已處罰案件36件,罰沒金額共計335.69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件。
三、云南:運用“行政執法+窗口指導”推進行動開展
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帶隊深入企業調研,引導企業加強價格自律
一是前移監管關口。啟動涉疫物資價格承諾臨時備案,要求生產和流通企業將連花清瘟、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水(膠囊)、抗原試劑、指脈氧儀、家用制氧機等購銷價格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在市場供求失衡的早期階段有效抑制經營者隨意定價、無序漲價的沖動。二是明確監管規則。研究制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標準,明確上游供貨價格上漲金額可順加計入終端零售價格的監管意見。指導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違法案件42件,既對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也為藥品流通企業疏導成本壓力,鼓勵企業積極組織貨源,更好保障市場供應。三是積極開展行政指導。召開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提醒告誡會、網絡交易平臺和醫藥企業穩價保質行政提醒會,及時將監管目的和要求傳達給經營者。四是引導企業自律承諾。省局分管領導帶隊對省藥品流通協會和部分企業開展調研,指導省藥品流通協會組織省內40家藥品零售企業、萬家門店共同簽署聯合承諾書,向社會承諾依法合規經營,公平有序競爭,自覺維護新冠治療藥品器械市場價格秩序,積極落實藥品、器械零售企業質量管理主體責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2/t20230221_35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