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油氣管道智能檢測機器人科創團隊帶頭人陳金忠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打破技術壟斷 攻關研制“管道豬”
如果說油氣管道是我國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能源輸送的“動脈”,油氣管道內檢測器則是“診斷動脈健康”的“內窺鏡”,陳金忠始終致力于這一重要裝備全面國產化。
2009年博士畢業參加工作以來,陳金忠已深耕油氣管道內檢測傳感技術及裝備研發14年。
“工作后第一次參加管道內檢測作業,我心中便埋下了一顆油氣管道內檢測裝備自主研發的種子。”陳金忠說。當時國內油氣管道內檢測市場被國外檢測公司牢牢把控,只提供技術服務,不進行設備銷售。價格昂貴,只給檢測結論卻不提供原始數據。陳金忠主動請纓組建油氣管道智能檢測技術團隊,攻關研制油氣管道內檢測器(業內稱“管道豬”)。
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陳金忠克服艱難險阻,十年如一日、幾乎全年無休地攻關關鍵技術。團隊從開始的1個人逐步發展壯大到42人;研發測試場地從北京遠郊的“小車間”到如今有了專業的“電子實驗室”“機械實驗室”“數據分析實驗室”“裝配車間”“牽拉測試場地”;從第一套F426漏磁內檢測器,到如今F159-F1016全口徑清管、變形、漏磁檢測器、陰保檢測器以及自驅式多功能內檢測機器人等,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開拓檢測市場 用腳步丈量管線

陳金忠深知技術研發如果不與實際應用結合將是空中樓閣,多年來,一直將油氣管道運行企業提供優質的內檢測技術服務作為工作重心之一。
油氣管道內檢測環境是出了名的艱苦,常常在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灘上。檢測人員數十個日夜,吃住都在車上,渴了喝點礦泉水,餓了啃口干面包,沒有床鋪,無法洗澡。陳金忠帶領團隊,時常沖鋒在第一線。他們不畏艱苦,總是能保質保量為業主提供優質的油氣管道內檢測技術服務,用堅實腳步“丈量”了3萬余公里的油氣管線。
近年來,他們為國家管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60余家單位開展技術服務,累計檢出金屬損失百萬余處、超標幾何變形300余處、打孔盜油點500余處,為企業消除3000余處安全隱患,有力保障了油氣管道安全運行。
布局前沿技術 打造科研攻關團隊
陳金忠時刻提醒自己,基礎研究是裝備研發的“根”,要重視關鍵技術的攻關與創新,要保持技術的先進性,提升團隊“生命力”。
他積極參與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主持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材料損傷電磁無損檢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及儀器研制”順利實施并通過驗收。
陳金忠還很重視人才培養與前沿技術布局,陸續培養與引進博士與博士后5人,提前布局前沿技術研發工作,時刻保持團隊的技術先進性與競爭力。近五年,獲得省部級或協會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起草標準3項,發表論文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2項(授權7項),軟件著作權2項,研究成果受到行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
陳金忠立足崗位銳意進取,努力將科技成果應用在保障祖國能源輸送安全和可靠供應的事業中,以卓越成績為人民群眾正常生活保駕護航,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彰顯了新擔當新作為。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zj/202305/t20230512_355185.html
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油氣管道智能檢測機器人科創團隊帶頭人陳金忠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打破技術壟斷 攻關研制“管道豬”
如果說油氣管道是我國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能源輸送的“動脈”,油氣管道內檢測器則是“診斷動脈健康”的“內窺鏡”,陳金忠始終致力于這一重要裝備全面國產化。
2009年博士畢業參加工作以來,陳金忠已深耕油氣管道內檢測傳感技術及裝備研發14年。
“工作后第一次參加管道內檢測作業,我心中便埋下了一顆油氣管道內檢測裝備自主研發的種子。”陳金忠說。當時國內油氣管道內檢測市場被國外檢測公司牢牢把控,只提供技術服務,不進行設備銷售。價格昂貴,只給檢測結論卻不提供原始數據。陳金忠主動請纓組建油氣管道智能檢測技術團隊,攻關研制油氣管道內檢測器(業內稱“管道豬”)。
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陳金忠克服艱難險阻,十年如一日、幾乎全年無休地攻關關鍵技術。團隊從開始的1個人逐步發展壯大到42人;研發測試場地從北京遠郊的“小車間”到如今有了專業的“電子實驗室”“機械實驗室”“數據分析實驗室”“裝配車間”“牽拉測試場地”;從第一套F426漏磁內檢測器,到如今F159-F1016全口徑清管、變形、漏磁檢測器、陰保檢測器以及自驅式多功能內檢測機器人等,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開拓檢測市場 用腳步丈量管線

陳金忠深知技術研發如果不與實際應用結合將是空中樓閣,多年來,一直將油氣管道運行企業提供優質的內檢測技術服務作為工作重心之一。
油氣管道內檢測環境是出了名的艱苦,常常在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灘上。檢測人員數十個日夜,吃住都在車上,渴了喝點礦泉水,餓了啃口干面包,沒有床鋪,無法洗澡。陳金忠帶領團隊,時常沖鋒在第一線。他們不畏艱苦,總是能保質保量為業主提供優質的油氣管道內檢測技術服務,用堅實腳步“丈量”了3萬余公里的油氣管線。
近年來,他們為國家管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60余家單位開展技術服務,累計檢出金屬損失百萬余處、超標幾何變形300余處、打孔盜油點500余處,為企業消除3000余處安全隱患,有力保障了油氣管道安全運行。
布局前沿技術 打造科研攻關團隊
陳金忠時刻提醒自己,基礎研究是裝備研發的“根”,要重視關鍵技術的攻關與創新,要保持技術的先進性,提升團隊“生命力”。
他積極參與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主持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材料損傷電磁無損檢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及儀器研制”順利實施并通過驗收。
陳金忠還很重視人才培養與前沿技術布局,陸續培養與引進博士與博士后5人,提前布局前沿技術研發工作,時刻保持團隊的技術先進性與競爭力。近五年,獲得省部級或協會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起草標準3項,發表論文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2項(授權7項),軟件著作權2項,研究成果受到行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
陳金忠立足崗位銳意進取,努力將科技成果應用在保障祖國能源輸送安全和可靠供應的事業中,以卓越成績為人民群眾正常生活保駕護航,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彰顯了新擔當新作為。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zj/202305/t20230512_355185.html